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農業(yè)科技 ? 種植栽培 ? 正文

定西市無公害白條黨參的生產技術

發(fā)布日期:2020-09-28??瀏覽次數(shù):2398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核心提示:甘肅省定西市是全國藥材的主產區(qū)之一同時也是藥材貿易大市,現(xiàn)有藥材品種300多種,大宗道地藥材有10余種,品種優(yōu)良,療效顯著,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1]。為了進一步壯大定西市的中藥材產業(yè),制定了適合定西市生產實際的無公害白條黨參生產技術規(guī)程,以期為日后定西市的中藥材產業(yè)發(fā)展提供參考。1 形態(tài)特征白條黨參為桔梗科黨
 甘肅省定西市是全國藥材的主產區(qū)之一同時也是藥材貿易大市,現(xiàn)有藥材品種300多種,大宗道地藥材有10余種,品種優(yōu)良,療效顯著,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1]。為了進一步壯大定西市的中藥材產業(yè),制定了適合定西市生產實際的無公害白條黨參生產技術規(guī)程,以期為日后定西市的中藥材產業(yè)發(fā)展提供參考。

1 形態(tài)特征

白條黨參為桔梗科黨參屬多年生植物,葉互生在主莖及側枝上,在小枝上近于對生,葉片卵圓形或狹卵形。花單生于枝端,花期7~8月。蒴果,下部半球狀,上部圓錐狀,萼宿存,種子22~34粒,頂端鈍圓,子葉兩枚。果期9~10月。

2  種子質量

定西市白條黨參屬定西市內各縣道地中藥材,其種子由當?shù)剞r戶自產。大田種子質量應符合品種純度≥99.0%,種子凈度≥98.0%,發(fā)芽率≥75.0%,水分≤14.0%。

3  種子選擇及處理

育苗種子應選用籽粒飽滿,無蟲蛀和霉變的上年新采收的種子為佳。將其放在通氣的布袋中保存,播種時撿去其中的秕粒、雜草、土塊,采用0.1%多菌靈鹽酸鹽藥液浸種l小時晾干后即可播種。

4  播種育苗

播種時間為4月中、下旬。結合整地施入磷酸二銨5㎏/667m2,尿素5㎏/667m2,精細耙耱。

4.1  播種方法

4.1.1 撒播法 將種子與等體積的草木灰、細沙或細土混拌均勻后撒施在苗床上,用掃帚輕輕拍打后覆一層薄土壓實,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以利出苗。

4.1.2 覆膜法 當年4月中旬,用幅寬120㎝的白色地膜覆蓋,嶺的寬幅110㎝,窄幅20㎝,膜兩邊用土壓實。用直徑為3㎝的手持打孔器,在地膜上并排打穴深2~3㎝,穴距10㎝的孔,行距10㎝。每穴播種種子15~20粒,細土覆蓋,為防板結再覆一層潔凈細河沙。

5  種苗選擇  

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將種苗分級(表1),選擇生長健壯、均勻,側根少、頭稍尾完整、頭部留有1~2個芽眼,根長10㎝以上、直徑1.0~2.0㎜標準的種苗進行移栽。

表1  種苗的分級標準

標準 

規(guī)格

根長/㎝

根直徑/㎜

一級

>20

>3

二級

15~20

2~3

三級

10~15

1~2

 

6  地塊選擇

6.1  選地 

白條黨參喜溫和涼爽氣候,移栽地應選擇同區(qū)域靠陰、地勢稍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有機質豐富的地塊,前茬作物以豆類、禾本科作物為宜。

6.2  整地 

所選移栽地塊應在上年夏、秋季前茬作物收獲后,立即滅茬深翻、曬垡、納雨,9月上旬結合深耕(耕深30~45㎝)施入基肥,一般施腐熟農家肥(土糞)2 500~3 000㎏/667m2,或腐熟有機肥(精肥)1000~1 500㎏/667m2,拌入農家肥一并施入進行土壤消毒,控制地下害蟲。

7  移栽

早春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土壤完全解凍后進行移栽。一般用量為25~30㎏/667㎡。用鐵锨開溝,溝深25~35㎝,坡度50~60°,將溝前坡土塊耙細,參苗按株距5~7㎝擺入溝前坡,參苗根系自然舒展,使參頭距地表2~3 ㎝。1行栽完后按行距20㎝再開溝,同時取土覆蓋前溝,依次進行。栽參苗5~6萬株/667m2, 3~4行用木耙耙平地面并進行拍打鎮(zhèn)壓。

8  田間管理

8.1  追肥 

白條黨參種植過程中一般追肥2~3次。在營養(yǎng)生長旺盛期的7~8月,選擇雨后天氣施尿素5~10㎏/667m2。

8.2  灌水與排水

種植參一般以天然降雨為主,不進行人工灌水。若遇持續(xù)干旱天氣,有灌溉條件的田塊可補灌2~3次,以地塊地面無積水為宜。在整個生長期內,應注意田間排水,以確保積水通暢排出。

8.3  中耕除草   

在5月上中旬,參苗株高6~9㎝時進行第1次中耕除草。不宜深鋤,以免損害參苗根部。中耕松土深度5~7㎝,破除土壤板結,鏟除田間雜草。每隔1月除草1次,當黨參地上莖蔓交互長滿地表時,僅拔除大草即可。

8.4  打尖 

打尖可作為豐產栽培技術措施,在黨參營養(yǎng)生長旺盛期打尖最適宜,即6月下旬至7月中旬,當苗長至30~35㎝,在距地面約15㎝處打尖,此時期一般打尖2次。

9  病蟲害防治

9.1  病蟲害防治原則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優(yōu)先采用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科學合理地使用化學農藥防治的綜合防治方法。盡量不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及其混配農藥。

9.2  根腐病

主要靠土壤傳播,應采取綜合防治措施。1)深翻改良土壤、增施有機肥。2)輪作換茬。3)種子要進行消毒,采用0.1%多菌靈鹽酸鹽藥液浸種l h,晾干后播種。移栽時,選無病無傷口的壯苗,栽植前將苗均勻擺放在拌有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藥土的濕土中假植5~7 d后移栽。

9.3  銹病  

發(fā)病初期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 d噴藥1次,連噴2~3次。  

9.4  紫紋羽病  

受害田塊土壤利用40%多菌靈膠懸劑500倍液或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倍處理,澆灌5㎏/m2;移栽前,利用40%多菌靈膠懸劑300倍液浸泡參根約30 min,稍晾干后再移栽。

9.5  地下害蟲  

參苗生長過程分布最廣、危害最重的地下害蟲為蠐螬、金針蟲。1)農業(yè)防治措施。作物收獲后進行深翻耙耱能抑制地下害蟲的發(fā)生。2)藥劑防治措施。將50%的辛硫磷乳油,對水8~10㎏均勻拌入較大容量的土糞、菌稈等有機肥中,結合土壤耕翻施底肥施入耕作層內,蟲害控制效果最佳。

9.6  紅蜘蛛  

紅蜘蛛利用48%毒死蜱乳油70~100 mL/667m2對水50㎏或1.8%阿維菌素乳油3 000~5 000倍液噴霧防治。

9.7  鼠害  

定西市境內易發(fā)生的鼠害為中華鼢鼠,主要防治措施為人工射殺。

10  采挖

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參苗地上部分枯萎后,割掉莖葉。鐵釵垂直向下插入地塊,挖出全根,散置于地面晾曬,太陽落山前收入簍中或車中運回家中。

11  分級標準

白條黨參的分級標準應符合一等品:根長>25 cm,根直徑>1.0 mm;二等品:根長15~25 cm,根直徑0.5~1.0 mm;三等品:根長<15 cm,根直徑<0.5 mm。

12  加工

12.1  干制整形

將黨參攤于有陽光的干凈地面尚,抖去外皮泥土,并按直徑大小分成三至四級。頭尾理齊,橫行排列,置太陽下曬至四成干,用線沿根頭細頸處串起,卷成直徑15~20㎝小捆,懸掛于太陽下,或晾干,八成干時取下,整齊堆放,高約80㎝,鎮(zhèn)壓7~10 d,使黨參變直,然后扎成直徑8~10㎝的錐形小把。晾至全干時打開扎把,在太陽下曬干至含水量11%~12%,裝箱即為把子黨參。

12.2  產地初加工  

黨參的原藥材加工產品有條子、寸節(jié)、片子3種,條子一般由特等、一等、二等品加工,長度不少于10㎝;寸節(jié)由一等、二等加工,將黨參去頭去尾,保留3㎝長;片子多由三等品加工,將參根橫切成厚0.2㎝薄片。

13  貯藏

黨參短期貯存可防與干燥、通風、陰涼處,長期貯藏應利用生石灰撒涂于倉庫四周消毒,用清潔干燥麥秸、谷草或木板覆地防潮,藥材與周圍墻壁應保持1~2 m,藥材堆放體積5 m×5 m×5 m,堆間距1 m,層間用椽木或木板隔開,庫內干燥,陰蔽,6~7月翻曬一次殺菌消毒,庫內溫度保持在5~10℃,可安全貯存1~2年。

 

[參考文獻]

[1] 陳必琴. 定西市中藥材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與應用[J].農技服務, 2018,35(3):110-111.

 

作者:馬重英(1983—),男,助理農藝師,從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測檢驗及監(jiān)督管理工作。

責任編輯:劉忠麗

 

來源:《農技服務》2020年1期49-50頁

?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免責聲明:
本網(wǎng)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yè)機構、網(wǎng)友提供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
?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最新資訊
友情鏈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