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花無紋 此罐出圈全靠一身好顏色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4-06-27名稱:清雍正款胭脂紅釉罐
尺寸:高18.4厘米,口徑6.5厘米,底徑18厘米
收藏單位:廣東省博物館
紅若赤霞 赧如羞女
一不小心 就被這粉粉的顏色迷倒了
三個看點 帶你認識清雍正款胭脂紅釉罐
01 沒有花樣 全靠一身好顏色
這件胭脂紅釉罐
直口、豐肩、圓腹、矮圈足
整個兒就是一個大蘋果
它全身上下沒有任何花紋、圖案裝飾
十分素雅 卻依舊引人注目
出圈兒秘籍就是這一身粉紅色的“外衣”
這件“外衣”還有個好聽的名字胭脂紅
胭脂紅釉罐的外壁是胭脂紅釉
釉下隱約可見冰裂紋
像葉脈一樣 四散開來
罐內(nèi)為白釉
沿口處有一周留白
罐底修胎整齊漂亮
底施白釉 有青花色落款“大清雍正年制”
胭脂紅釉罐釉面輕薄勻凈
釉色嬌嫩欲滴
是雍正時期的精品之作
遠遠看去 就像一個熟透了的大蘋果
02 美若胭脂的關(guān)鍵 竟然是黃金
胭脂紅釉是一種以微量金(Au)作著色劑 在爐內(nèi)經(jīng)800℃左右焙燒而成的低溫紅釉
因美若胭脂所以得名胭脂紅
創(chuàng)燒于清代康熙晚期
雍正時期產(chǎn)量最大 質(zhì)量最精
由于這種紅料是從歐洲轉(zhuǎn)入
所以也被叫作“洋金紅”“西洋紅”
西方多稱它為“薔薇紅”“玫瑰紅”
左為胭脂紅地琺瑯彩開光花卉紋碗,右為胭脂紅地開光琺瑯彩花鳥紋碗。(故宮博物院藏)
胭脂紅釉的成色有深、淺之分
深的叫“胭脂紫” 淺的叫“胭脂水”
比胭脂水更淺淡的叫“淡粉紅”
胭脂紅釉的特點是施釉輕薄 色調(diào)鮮艷
是清代稀有色釉品種之一
03 高飽和度版 最美中國“瓷”色
釉是覆蓋在陶瓷制品表面無色或有色的玻璃質(zhì)薄層
不同的釉有不同的顏色
釉的顏色就稱為釉色
瓷器的釉彩開始比較單一
隨著瓷業(yè)的發(fā)展與科技進步
由開始的一種釉彩的素瓷發(fā)展到多種釉彩的彩瓷
在五彩繽紛的瓷器世界里有不少高飽和度的色彩
一起去看看
郎窯紅
清郎窯紅筒式瓶(沈陽故宮博物院藏)
郎窯紅釉汁濃稠 色彩鮮艷
于深紅中可見不規(guī)則牛毛紋
“明如鏡,潤如玉,赤如血”便是它的特色
郎窯紅創(chuàng)燒于清代康熙年間
具有一種強烈的玻璃質(zhì)光澤
是我國名貴的銅紅釉中成色最鮮艷的一種
黃釉
清雍正款黃釉盅(故宮博物院藏)
低溫黃釉瓷器開始于明代
只限于宮廷使用
黃釉瓷器均采用兩次燒成
先高溫燒成澀胎或素白瓷 然后施黃釉
再入窯經(jīng)850℃至900℃烘燒而成
孔雀綠釉
清孔雀綠釉花觚(故宮博物院藏)
孔雀綠釉是一種成色翠綠透亮似孔雀羽毛的低溫色釉
又稱翡翠釉、吉翠釉
最早見于宋代磁州窯
以銅為著色劑
釉色有深、淺兩種
清代康熙年間 孔雀綠釉極為盛行
釉色或深重蔥翠 或淺淡而鮮艷
其釉面薄厚不同
但均開有細碎紋片
中國人對于顏色之美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標準
不能太濃、太花、太滿
釉色的五彩世界
體現(xiàn)了中國瓷器的美學理念
也承載著中國瓷器走向繁華盛景
監(jiān)制|唐怡
制片人|武慧鋒
文案|榮夢巖
視覺|朱靈萌
指導(dǎo)單位|國家文物局
文章轉(zhuǎn)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文博日歷》專題
責任編輯:王宇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