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普博覽 ? 科技博覽 ? 正文

科技名詞 | 認知偏差 cognitive bias

發(fā)布日期:2022-09-06??來源: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瀏覽次數(shù):401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核心提示:認知偏差cognitive bias定義:金融預測與決策中,人的認知方面做出錯誤判斷的傾向。學科:管理科學技術_金融工程_原理相關名詞:反應不足 過度反應 自我歸因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延伸閱讀】人們并不能總是基于充分的信息、花費足夠的時間來進行判斷,因此就發(fā)展出了快速思考、迅速進行直觀判斷的機制。這種機制,正是認知偏差的源頭。雖然基于第一印象的判斷大多

認知偏差  cognitive bias

定義:金融預測與決策中,人的認知方面做出錯誤判斷的傾向。

學科:管理科學技術_金融工程_原理

相關名詞:反應不足 過度反應 自我歸因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

人們并不能總是基于充分的信息、花費足夠的時間來進行判斷,因此就發(fā)展出了快速思考、迅速進行直觀判斷的機制。這種機制,正是認知偏差的源頭。

雖然基于第一印象的判斷大多是比較妥當?shù)?,但在短時間內進行判斷,往往容易出現(xiàn)認知偏差。如果我們對可能產生的認知偏差有所了解,對直覺保持警惕,多花一些時間冷靜思考,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錯誤的判斷。

認知偏差多種多樣,涉及記憶、思考、判斷等很多方面。我們比較熟悉的錨定效應與光環(huán)效應都屬于這一類。下面再介紹幾種常見的認知偏差。

正?;?。對于日常生活中幾乎不會發(fā)生的事情,人們一般會以為“這次也不會發(fā)生吧”,往往低估了沒有經歷過的危險或威脅。例如,在發(fā)生自然災害應該避險的情況下,認為“不要緊”“自己不會被牽扯進去”,結果出現(xiàn)了險情卻來不及逃脫。不過,我們每天都要面對各種“微小的異常事態(tài)”,如果每件小事都嚴肅對待,那將無法正常生活了。因此,也有觀點認為,人類天生具有一定程度的鈍感。

從眾效應。很多人支持的事情會給人留下正確或優(yōu)秀的印象,從而獲得更多的支持。例如,看到一家餐館外排起了長隊,自己就也想去看看在賣什么。此外,在投票選舉、追求時尚等等的過程中都可以看到從眾效應。

幸存者偏差。慘烈的戰(zhàn)斗或重大的災害之后,往往只有幸存者的證詞能夠留下來。實際上,由于無法聽到死者的話,我們并不知道幸存者的證詞是否屬實。類似的,有時人們也會只廣泛傳播成功者的言論,或者只關注班級第一名的學習方法而忽視其他。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美國軍隊中,有人提議,參加戰(zhàn)斗后返回的戰(zhàn)機,應在其被敵軍大量炮彈擊中的部位增加裝甲,但遭到反對。理由是被擊中還能返回,說明這些不是關鍵部位,因此,美軍最后選擇加強戰(zhàn)斗機上那些未被擊中部位的裝甲。

責任編輯:張鵬輝

?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yè)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lián)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
?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最新資訊
友情鏈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