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普博覽 ? 科技博覽 ? 正文

科技名詞|熱液蝕變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發(fā)布日期:2024-01-09??來源: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瀏覽次數(shù):1108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核心提示:熱液蝕變hydrothermal alteration定義:因熱液活動引起巖石礦物成分、化學成分及物理化學特性的變化過程。學科:海洋科學技術_海洋科學_海洋地質學、海洋地球物理學、海洋地理學和河口海岸學相關名詞:輝綠巖 綠簾石 石英 硫化物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延伸閱讀】海底熱液蝕變源于深部的熱液流體沿著斷裂通道上升至淺部洋殼后對洋殼內巖石的一系列改造,其顯著發(fā)生

熱液蝕變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定義:因熱液活動引起巖石礦物成分、化學成分及物理化學特性的變化過程。

學科:海洋科學技術_海洋科學_海洋地質學、海洋地球物理學、海洋地理學和河口海岸學

相關名詞:輝綠巖 綠簾石 石英 硫化物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

海底熱液蝕變源于深部的熱液流體沿著斷裂通道上升至淺部洋殼后對洋殼內巖石的一系列改造,其顯著發(fā)生的位置主要為熱液系統(tǒng)的上升區(qū)。在高溫上升流所流經區(qū)域,沿著主要斷裂帶,呈聚集上升的流體所經過的區(qū)域,熱液蝕變產物主要是輝綠巖蝕變的綠簾石+石英+鈦鐵礦巖組合,它們形成了較窄的綠簾石蝕變帶,存在于輝長巖或綠泥石+綠簾石內部。綠簾石區(qū)域的大致范圍為數(shù)百米寬,主要局限在席狀巖墻的下半部分,即位于硫化物堆積下方。綠簾石區(qū)域的形成反映了巖石受到貧乏鎂、富集鈣的熱液流體的影響。

高溫聚集上升流的深部綠簾石組合,向上逐漸過渡到石英-硫化物組合??拷5妆砻?,熱液流體主要沿著斷裂帶上升,形成黏土質蝕變管道及其上覆的塊狀硫化物堆積。此外,在主要斷裂帶周圍的次級斷裂帶位置,熱液上升流以彌散流形式存在,下滲海水與上升流在聚集上升區(qū)周圍混合,或者直接在海底與無法上升至海底的聚集上升流混合,導致在輝綠巖墻上部網脈礦的形成。

洋殼的熱液蝕變往往與熱液硫化物沉積同時進行,此外,洋殼的熱液蝕變還在海洋巖石圈-水圈相互作用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該過程中,水圈和巖石圈存在大量的物質交換,而廣泛發(fā)育在全球海底的熱液系統(tǒng),通過熱液蝕變將巖石圈物質帶入上覆水圈,顯著影響著全球海水的成分。

(延伸閱讀作者: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李兵博士)

責任編輯:張鵬輝

?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yè)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lián)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
?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最新資訊
友情鏈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