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普博覽 » 人文歷史
  • 中華文化 | 德操 Moral Integrity
    中華文化 | 德操  Moral Integrity
    • 德操Moral Integrity來源:“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對道德的堅守。出自《荀子·勸學》。荀子認為,人可以通過不斷學習來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但人的德行容易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而有所缺失,因此荀子十分重視對德行的堅守。“德操”是讓自己的視聽、言語、思慮始終符合道德禮法的要求,不被任何外在事物干擾。具備“德操”是成就完善人格的基礎(chǔ)。This term refer
    • 《中華思想文化術(shù)語》編委會 2022-05-18
  • ?
  • 書價立法如何“砍一刀”
  • ?
  • 名言 | 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名言 | 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 名言|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學習強國”學習平臺2022-05-15陶淵明,東晉時期杰出的詩人、散文家,有《陶淵明集》。責任編輯:楊娜
    • 2022-05-16
  • ?
  • 中華文化 | 好生 Cherishing Life
    中華文化 | 好生  Cherishing Life
    • 好生Cherishing Life來源:“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愛惜生命,愛護百姓。中國古人認為,使萬物生生不息,是天地的美德;喜愛生存,厭惡死亡,是人之常情。因此,執(zhí)政者對百姓的生命要多加愛惜,如:不輕易動用極刑,不輕易發(fā)動戰(zhàn)爭,為百姓興利除害,使百姓安居樂業(yè),等等。“好生之德”是執(zhí)政者應(yīng)該具有的美德,也是執(zhí)政者應(yīng)該堅守的原則。這一理念與“愛民”“愛
    • 《中華思想文化術(shù)語》編委會 2022-05-16
  • ?
  • 名言 | 夏衍:種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礫中 有生命力的種子決不會悲觀和嘆氣
    名言 | 夏衍:種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礫中  有生命力的種子決不會悲觀和嘆氣
    • 名言 | 夏衍:種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礫中,有生命力的種子決不會悲觀和嘆氣,因為有了阻力才有磨煉夏衍,中國著名文學、 電影、 戲劇作家,左翼電影運動的開拓者之一,代表作有《法西斯細菌》《包身工》等。責任編輯:楊娜
    • 2022-05-15
  • ?
  • 北京一天核酸檢測1552萬人 我們的“大白”從哪里來?
    北京一天核酸檢測1552萬人 我們的“大白”從哪里來?
    • 北京一天核酸檢測1552萬人 我們的“大白”從哪里來?北京新媒體集團作者單位:北京廣播電視臺責任編輯:趙晨蕊 白延龍簡介近期北京市出現(xiàn)疫情,按照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領(lǐng)導(dǎo)小組部署,北京市組織了多輪核酸檢測篩查。5月7日共篩查1552萬人,全部完成檢測。一天需要完成上千萬人的核酸檢測,單靠醫(yī)護人員是遠遠不夠的。那我們是如何做到每個街道、每個社區(qū)都有檢測
    • 2022-05-15
  • ?
  • 中華文化 | 未雨綢繆 Get Prepared for a Rainy Day
    中華文化 | 未雨綢繆  Get Prepared for a Rainy Day
    • 未雨綢繆Get Prepared for a Rainy Day趁著天沒下雨,先把門窗或房屋修繕好。綢繆指纏繞,引申指修繕。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它并不是為了防止意外發(fā)生,而是為了使可能發(fā)生的事情不會成為“意外”。它要求人們不要為眼前的情勢所局限,而要對可能發(fā)生的變化或未來的情勢有所預(yù)判,提前做好應(yīng)對,也即所謂“深謀遠慮”“防患于未然”。它強調(diào)的是人的主觀能動性或動
    • 《中華思想文化術(shù)語》編委會 2022-05-09
  • ?
  • 名言 |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
    名言 |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
    • 李白,唐代浪漫主義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大膽的夸張,自然清新的語言,創(chuàng)作出許多杰作,著有《李太白集》。責任編輯:楊娜
    • 2022-05-07
  • ?
  • 馬拉喀什條約對我國生效
    馬拉喀什條約對我國生效
    • 《關(guān)于為盲人、視力障礙者或其他印刷品閱讀障礙者獲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馬拉喀什條約》5月5日對我國生效。作為目前國際上唯一一部版權(quán)領(lǐng)域的人權(quán)條約,該條約旨在為閱讀障礙者提供獲得和利用作品的機會,從而保障其平等獲取文化和教育的權(quán)利。馬拉喀什條約對我國生效后,將極大豐富我國閱讀障礙者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其受教育程度,推動我國優(yōu)秀作品海外傳播
    • 2022-05-06
  • ?
  • 中華文化 | 誠意 Be Sincere in Thought
    中華文化 | 誠意  Be Sincere in Thought
    • 誠意Be Sincere in Thought在日常生活中追尋道德原則的意愿真實無妄?!罢\意”出自《大學》,與“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并稱“八條目”,是儒家所倡導(dǎo)的道德修養(yǎng)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罢\意”以“致知”為前提。內(nèi)心的真實意愿會自然地表現(xiàn)于言行之中,個人的道德行為應(yīng)出于真實的意愿,而不應(yīng)在沒有真實意愿的情況下僅僅使外在
    • 《中華思想文化術(shù)語》編委會 2022-05-03
  • ?
  • 中華文化 | 鑒古知今 Review the Past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中華文化 | 鑒古知今    Review the Past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 鑒古知今Review the Past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以過去、歷史為鏡鑒,可以了解現(xiàn)在并預(yù)知未來。也說“鑒往知來”“知古鑒今”?!拌b”本指鏡子,引申為借鑒、參照、審察、考察。所謂“鑒古”“鑒往”“知古”主要指總結(jié)歷史上朝代、國家興衰成敗的經(jīng)驗教訓(xùn),考察歷史人物的言行事跡以及是非善惡,來為現(xiàn)實的國家治理和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服務(wù)?!爸瘛薄拌b今”
    • 《中華思想文化術(shù)語》編委會 2022-05-01
  • ?
  • 《神秘漢字》講座系列視頻
    《神秘漢字》講座系列視頻
    • 0.1 漢字在世界的地位與影響(一)》》《神秘的漢字》講座系列視頻主講教師:張軼西 林衛(wèi)清作者:張軼西作者單位:青島大學責任編輯:楊陽簡介漢字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是中華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結(jié)晶,是傳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載體。本課程系統(tǒng)解密神秘漢字,重新激活漢字文化的內(nèi)生力,弘揚以漢字為載體的中華優(yōu)秀文化。(青島大學)
    • 張軼西 2022-05-01
  • ?
  • 狀元十年放不下
  • ?
  • 中華文化 | 浩然之氣 Noble Spirit
    中華文化 | 浩然之氣  Noble Spirit
    • 浩然之氣Noble Spirit盛大而充盈于生命之中的正直之氣。孟子認為“浩然之氣”是與道義相匹配的,由內(nèi)而生,而非得于外界。一個人能夠堅守善道,反省自身,行事能無愧于心,“浩然之氣”就會自然產(chǎn)生并逐漸充盈。一旦養(yǎng)成“浩然之氣”,行正義之事便能果決勇敢而無所疑慮。Noble spirit is a powerful source of cultivating integrity in one's life. In Men
    • 《中華思想文化術(shù)語》編委會 2022-05-01
  • ?
  • 中華文化 | 見賢思齊 When Seeing a Person of High Caliber, Strive to Be His Equal
    中華文化 | 見賢思齊 When Seeing a Person of High Caliber, Strive to Be His Equal
    • 見賢思齊When Seeing a Person of High Caliber, Strive to Be His Equal遇見有德才的人,就要想著努力向他看齊?!百t”指德才兼?zhèn)涞娜?;“齊”是看齊,達到同樣的水平。“見賢思齊”是孔子對自己學生的教導(dǎo),后成為世人修身養(yǎng)德、增加才智的座右銘。其主旨在于鼓勵人們善于發(fā)現(xiàn)他人長處,激發(fā)內(nèi)心的自覺,主動向道德、學問、技能等比自己強的人學習看齊,從而不
    • 《中華思想文化術(shù)語》編委會 2022-04-30
  • ?
  • 中華文化 | 君子 Junzi (Man of Virtue)
    中華文化 | 君子  Junzi (Man of Virtue)
    • 君子Junzi (Man of Virtue)“君子”最初用以指稱人的社會身份與地位,一般指統(tǒng)治者和貴族男子。但自孔子始,“君子”更多地被賦予了道德的意義,德行出眾者被稱為“君子”,反之為“小人”。在儒家傳統(tǒng)中,“君子”成為一種介乎士和圣賢之間的人格理想,它標志著道德人格的確立。“君子”有志于追尋和實踐作為價值理想的“道”,并把“道”而不是權(quán)力或利益等視
    • 《中華思想文化術(shù)語》編委會 2022-04-29
  • ?
  • 習近平總書記關(guān)切事 | 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習近平總書記關(guān)切事 | 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 新華社北京4月23日電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首屆全民閱讀大會當日在京開幕,習近平總書記發(fā)來賀信。在賀信中,習近平總書記“希望廣大黨員、干部帶頭讀書學習,修身養(yǎng)志,增長才干;希望孩子們養(yǎng)成閱讀習慣,快樂閱讀,健康成長;希望全社會都參與到閱讀中來,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在這個充滿書香的日子,帶著總書記的“希望”,我們來聽聽
    • 陳俊 孟含琪 劉美子 陳昌奇 等 2022-04-24
  • ?
  • 中華文化 | 剛?cè)嵯酀? Combine Toughness with Softness
    中華文化 | 剛?cè)嵯酀?  Combine Toughness with Softness
    • 剛?cè)嵯酀鶦ombine Toughness with Softness剛與柔兩種手段互相調(diào)劑、配合?!皠偂迸c“柔”是指人和事物的兩種相反的屬性。就執(zhí)政理事而言,“剛”指強硬、嚴厲,“柔”指溫柔、寬宥,“剛?cè)嵯酀毕喈斢凇岸魍⑹?。“剛?cè)帷北徽J為是“陰陽”的具體表現(xiàn)?!皠偂迸c“柔”之間的對立與調(diào)和是促成事物運動變化的根本原因。具體到政策、法令的制定與實施及社會或企
    • 《中華思想文化術(shù)語》編委會 2022-04-24
  • ?
  • 中華文化 | 四端 Four Initiators
    中華文化 | 四端 Four Initiators
    • 四端Four Initiators仁、義、禮、智四德的端始、萌芽。孟子認為仁、義、禮、智根于心。惻隱之心是仁之端,羞惡之心是義之端,辭讓之心是禮之端,是非之心是智之端。“四端”是每一個人天生所具有的,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zhì)特征。人只要充分擴充、發(fā)揮自己內(nèi)心所固有的善端,就能夠成就仁、義、禮、智四德,從而成為君子乃至圣人。The four initiators are buds of
    • 《中華思想文化術(shù)語》編委會 2022-04-22
  • ?
  • 我家的麥收(劉敬君)
    我家的麥收(劉敬君)
    • 鄉(xiāng)村六月,熱浪滾滾,麥子熟了,金燦燦一眼望不到邊。還記得小時候,六月份是麥子搶收的季節(jié),這時的農(nóng)民最忙碌、最辛苦,我家也不例外。六月初,家里人便開始為麥收作準備:麥子的長勢,天氣的變化,人員的安排,車輛的使用,晾曬的地點,哪項都不敢大意;鐮刀、磨刀石、麥叉子、鐵叉子、耙子、繩子、袋子、篩子、大小簸箕等工具樣樣都要找齊。麥收農(nóng)具。(劉敬
    • 劉敬君 2022-04-19
  • ?
 «上一頁   1   2   …   25   26   27   28   29   …   31   32   下一頁»   共631條/32頁 
?
按分類瀏覽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友情鏈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