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吞藥片,一方面可能會損傷食道,另一方面會因為沒有足夠的水來幫助溶解而影響藥效,甚至發(fā)生危險。那么,吃藥喝水的正確方法,您真的知道嗎?
需多喝水的藥物
服用解熱鎮(zhèn)痛藥,如布洛芬,應多喝水,一方面稀釋其在消化道的濃度,另一方面有助于身體的排汗及調(diào)節(jié)體內(nèi)的水平衡。服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時,多喝水能減少藥物過敏的可能性。服磺胺類藥物時,多喝水能預防腎臟損害。而痛風患者服用別嘌醇等藥物時多喝水,則有利于尿酸排出。
不宜多喝水的藥物
止咳糖漿、含片類的藥物服用后會黏附在咽部,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從而起到消炎、止咳的作用。如果吃完藥馬上喝水,會把咽部藥物有效成分沖掉,使局部藥物濃度降低,影響療效。一般要求服用此類藥物后,至少5分鐘內(nèi)不要喝水。
要先喝水的藥物
膠囊可以保護藥物、遮蓋異味、改變?nèi)芙馑俣然蛉芙獾奈恢谩Dz囊由膠質(zhì)制成,遇水會變軟變黏,服用后易附著在食道壁上,造成損傷,嚴重時甚至出現(xiàn)潰瘍,所以送服膠囊時要先喝水,以保證藥物被送達胃部。服用膠囊后,如果感到食道內(nèi)有異物,說明喝水量不夠,需再加量連續(xù)喝水,直至膠囊順利服下去。飲水量一般不少于300毫升。
30分鐘后再喝水的藥物
一些治療胃潰瘍的藥物,如鋁碳酸鎂、氫氧化鋁混懸凝膠等,服用時一般只需少量水送服即可,且服藥后半小時內(nèi)不宜喝水。因為它們多被制成混懸劑,進入胃后像粉末一樣覆蓋在受損的胃黏膜上,保護胃黏膜不受胃酸侵蝕,慢慢長出新的組織,并恢復其原有功能。喝水多反而會稀釋藥物,使覆蓋在受損胃黏膜上的藥物顆粒減少,保護膜變薄,從而失去治療作用。
掌握正確的喝水方法和知識,有助于發(fā)揮藥物的療效。服藥最好用新鮮的溫開水。當然,維生素類藥物和保護腸道的益生菌制品是要用涼開水送服的。不可以用茶水、牛奶、果汁、可樂等各種飲品送服藥物,這些飲品會與藥物相互作用,影響療效,而且很危險。服藥喝水不是件小事,千萬別馬虎。
作者單位:上海市青浦區(qū)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
責任編輯:楊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