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普博覽 » 人文歷史
  • 中華文化 | 常識 General Knowledge
    中華文化 | 常識 General Knowledge
    • 常識General Knowledge通常的認知。“?!奔雌胀?、一般或正常,也有恒常不變之義;“識”即知識、認識或見識。它是社會對同一事物普遍存在的日常共識,是一個群體日用而不知的共同精神基礎。明治時期,日本學者用“常識”一詞與英文common sense達成對譯,于清末傳入中國。其義與專門知識相對,主要指普通知識,也含有道德意蘊,被認為是判斷是非善惡、決定進退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4-02-27
  • ?
  • 影視作品用美食講好中國故事
    影視作品用美食講好中國故事
    • 《覺醒年代》劇照。出品方供圖《父輩的榮耀》劇照。視頻截圖《繁花》劇照。出品方供圖《人生一串3》劇照。視頻截圖在中華傳統文化里,飲食文化占據重要位置。它凝聚著華夏先民的集體智慧,是人類共同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跨文化傳播的重要符號。在影視作品中,主創(chuàng)們通過影像把味覺轉化為視覺和聽覺語言,帶領觀眾傾聽和觀看屏幕上與美食相關的逸聞趣事,關注
    • 楊洪濤 2024-02-19
  • ?
  • 中華文化 | 頌贊 Extolment and Commendation
    中華文化 | 頌贊 Extolment and Commendation
    • 頌贊Extolment and Commendation歌頌、贊揚美好的人物、事物、功德、品行等,并弘揚其積極意義和正面價值的文體。“頌”本指儀容,作為文體名稱,有“描摹儀容”“頌揚”雙重含義,意思是通過描寫儀容狀貌頌揚人的德行;“贊”是贊美,用于對人的功德或美好事物的贊美與評價。二者的共同點都是以歌頌贊美為宗旨,篇幅簡短,句式整齊,多用韻文。南朝劉勰高度推崇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4-02-13
  • ?
  • 中華文化 | 元氣 Yuanqi / Fundamental Qi (Vital Force)
    中華文化 | 元氣 Yuanqi / Fundamental Qi (Vital Force)
    • 元氣Yuanqi/ FundamentalQi(Vital Force)原始狀態(tài)的氣。“元”意為初始、端始,“元氣”就是指處于原始狀態(tài)的“氣”。“元氣”沒有具體的形狀,同時也沒有分化出陰陽的屬性?!霸獨狻痹谔斓厝f物之先而存在?!霸獨狻苯浻梢欢ǖ淖兓峙袨殛庩栔畾饣蛱斓刂畾猓M而生成天地萬物。有些古人認為“元氣”就是天地萬物的本原,也有人認為“元氣”來自更根本的虛無。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4-02-12
  • ?
  • 中華文化 | 鳳凰 Phoenix
    中華文化 | 鳳凰  Phoenix
    • 鳳凰Phoenix傳說中的神鳥,百鳥之王。雄的稱“鳳”,雌的稱“凰”。秦漢以降,帝王比作“龍”,皇后及嬪妃比作“鳳”,“鳳凰”遂開始整體雌化,常單名“鳳”。關于其種類和形象的描述歷經復雜的演變過程,成為多種鳥獸特征組合成的神物。如郭璞《爾雅注》描述為:“雞頭、燕頷、蛇頸、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鳳凰”最早應當是原始部落圖騰,后被當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4-02-09
  • ?
  • 中華文化 | 人倫 Human Relations
    中華文化 | 人倫 Human Relations
    • 人倫Human Relations人與人之間的秩序等級及行為準則?!叭藗悺币辉~最早由孟子提出,指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等五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稱“五倫”。古人認為,此五者構成了社會秩序的基本架構,體現著人們在長幼、親疏、尊卑等方面的身份差別。在不同的人倫關系中,人們應遵循與其身份相符的行為準則。This refers to the order or hierarchy of human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4-02-08
  • ?
  • 民間藝術里的春節(jié)
    民間藝術里的春節(jié)
    • 山東濰坊楊家埠年畫《女十忙》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博物館藏江蘇無錫惠山泥塑《新春樂》 龔 琦 中國美術館藏花燈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博物館藏河北三河剪紙《小鳥蓮花》 趙景安 中國美術館藏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最盛大的傳統節(jié)日。在漫長的農耕文明中,中國古人以谷子一熟為一“年”,谷物的播種與收獲周期也成為人們生活的節(jié)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到了歲末,又逢冬
    • 殷波 2024-02-03
  • ?
  • 中華文化 | 避實擊虛 Avoid the Strong and Attack the Weak
    中華文化 | 避實擊虛 Avoid the Strong and Attack the Weak
    • 避實擊虛Avoid the Strong and Attack the Weak避開堅實的地方而攻擊虛弱的地方。“避實擊虛”一說出自《孫子》,是中國古代軍事家孫武提出的一種用兵原則。孫武主張,在戰(zhàn)爭中應全面準確地掌握敵我雙方的情況,并在此基礎上找到敵人部署薄弱的地方,以自己的優(yōu)勢兵力進行攻擊,從而獲取戰(zhàn)爭的勝利。這樣一種用兵原則,也被人們應用于各種具有競爭性的社會生活領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4-02-02
  • ?
  • 中華文化 | 百齡影徂,千載心在 The Sage Has Passed Away, but He Will Always Be Remembered
    中華文化 | 百齡影徂,千載心在 The Sage Has Passed Away, but He Will Always Be Remembered
    • 百齡影徂,千載心在The Sage Has Passed Away, but He Will Always Be Remembered圣人雖已消逝,但其精神永垂千載。在中國古代儒學發(fā)展過程中,孔子的“述而不作”引領了復古的思想潮流,后人學習孔子,遂使復古成為一個特別的思維模式,用劉勰在《文心雕龍》中的表述,就是“原道、征圣、宗經”。所有詩文創(chuàng)作均以儒家經典為準繩,繼承風雅精神,發(fā)揮文章的教化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4-02-01
  • ?
  • 中華文化 | 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In Love, Acknowledge Faults; in Hatred, Recognize Virtues
    中華文化 | 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In Love, Acknowledge Faults; in Hatred, Recognize Virtues
    • 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In Love, Acknowledge Faults; in Hatred, Recognize Virtues對所喜歡的人要知道他的缺點,對所厭惡的人要知道他的優(yōu)點。出自《禮記》。這是為歷代所崇尚的鑒察人的基本要領,即對人不依個人好惡而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而應一分為二,客觀評價。既要辨別善惡,又要大度包容。其根本精神在于以道義為判斷標準,不使個人好惡凌駕于道義之上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4-01-31
  • ?
  • 中華文化|治世之音 Music of an Age of Good Order
    中華文化|治世之音 Music of an Age of Good Order
    • 治世之音Music of an Age of Good Order指太平時代的音樂。儒家認為,音樂與社會政治相互聯通,音樂能反映一個國家的政治盛衰得失及社會風俗的變化。樂教能促使政治清明,社會秩序穩(wěn)定;反過來,太平時代政治開明、和美,其音樂、詩歌作品一定充滿祥和歡樂?!爸问乐簟币脖挥脕碇浮对娊洝分械哪承┟理炛鳌onfucian scholars believed that music interacts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4-01-27
  • ?
  • 長江流域歷史上有哪些重要科技發(fā)明?
    長江流域歷史上有哪些重要科技發(fā)明?
    • 長江流域作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棲息地,自古以來誕生了很多重要的科技發(fā)明,像水稻栽培技術——長江是世界栽培水稻的起源地,還有制陶技術——中國乃至世界最早的陶器誕生地就在長江,當然其他技術也是數不勝數,比如木船制造、漆器制作等,同樣在中國科技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具體來說,長江流域不同歷史階段的重要科技發(fā)明如下。從云南元謀出土的打制石器、
    • 2024-01-24
  • ?
  • 湖南沅陵:農文旅融合看山鄉(xiāng)振興
    湖南沅陵:農文旅融合看山鄉(xiāng)振興
    • 近年來,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堅持推動鄉(xiāng)村農文旅融合,利用當地文化資源和生態(tài)資源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新業(yè)態(tài)、新項目、新模式,叫響鄉(xiāng)村旅游品牌,帶動農民就業(yè)增收,助力鄉(xiāng)村振興。據了解,2023年沅陵縣接待游客464.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1.44億元。1月16日,在湖南省沅陵縣借母溪鄉(xiāng)借母溪村,村民為游客表演實景舞臺劇。新華社記者 劉芳洲 攝1月16日,在湖
    • 2024-01-22
  • ?
  • 中華文化|二柄 Two Handles
    中華文化|二柄 Two Handles
    • 二柄Two Handles君主所掌握的兩種權柄,即賞罰之權。獎賞與懲罰是政治治理的基本手段,不同學派都有所討論。韓非子(前280?—前233)特別重視賞罰在政治治理中的作用,認為賞罰應以國家的法令為依據,合乎法令則賞,違背法令則罰。人們畏懼刑罰、喜好獎賞,就會按照法令的規(guī)范行事。韓非子同時強調,君主應掌握施加賞罰的權力,以保證賞罰依據法令而行,避免賞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4-01-18
  • ?
  • 中華文化 | 比德 Virtue Comparison
    中華文化 | 比德 Virtue Comparison
    • 比德Virtue Comparison用自然物包括動植物的某些特性比附人的道德品格。引申到文學審美領域,一般是用美好的事物直接比喻高尚的人格精神,將自然現象看作是人的某些精神品質的表現和象征,體現出儒家將審美與文藝道德化的思維模式。人比德于自然,意味著對自然的欣賞其實就是對人自身特別是人所具有的倫理品格的欣賞。后成為修辭與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種方式。The term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4-01-17
  • ?
  • 我國將實施“六大行動”推進優(yōu)質糧食工程
  • ?
  • 鄂倫春族現身黑龍江哈爾濱
    鄂倫春族現身黑龍江哈爾濱
    • 鄂倫春族人被游客簇擁。1月5日晚,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中央大街,見到了從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鄂倫春旗遠道而來的鄂倫春族人,他們頭戴狍角帽,身穿狍皮制成的衣服,在人群的簇擁下和游客合影。鄂倫春族青年古拉依爾·阿斯卡塔說,此次他們從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驅車趕來哈爾濱,1月5日晚7時30分左右到達中央大街,并在此展示鄂倫春服飾與文化。“我的名字是鄂
    • 沈外 李迎 2024-01-11
  • ?
  • 中華文化 | 尊師重道 Honor Teachers and Respect Rules
    中華文化 | 尊師重道 Honor Teachers and Respect Rules
    • 尊師重道Honor Teachers and Respect Rules尊敬老師,崇尚道義。“道”即宇宙的普遍法則、世間的真理和道義等。尊師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重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特質。“師”是“道”的載體和傳播者,所以尊師和重道是一體兩面的關系。它自古即被認為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重要前提,也是政治清明的重要標志。This term means to honor teachers and respect rule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4-01-11
  • ?
  • 中華文化 | 內美 Inner Beauty
    中華文化 | 內美 Inner Beauty
    • 內美Inner Beauty內在的美好性情與品德。初見于屈原《離騷》,指先天稟賦的美德,由家族遺傳及早期環(huán)境造就。與之相隨的是“修能”,即初明事理后自覺自主地進行品德修養(yǎng),并培養(yǎng)更多的才能。后來,用這一術語強調作者應該具有內在的美好性情與品德,高尚偉大的人格決定高尚偉大的文學。Inner beauty means a fine disposition and moral character. It first ap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4-01-05
  • ?
  • 讓千年窯火散發(fā)時代魅力
  • ?
 «上一頁   1   2   …   3   4   5   6   7   …   31   32   下一頁»   共631條/32頁 
?
按分類瀏覽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友情鏈接 >> 更多